当前位置: 首页 > 周笑跃2023 > 本市信息 > 聚焦素养 深耕课堂 ——记温州市周笑跃“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4次活动

聚焦素养 深耕课堂 ——记温州市周笑跃“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4次活动

浏览量:152|发表日期:2025-01-08|来自:

冬日暖阳,为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构建新课标引领下的素养课堂,加强区域教师交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温州市周笑跃“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4次研讨活动,于12月26日在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举行。

上午场:多元探索,深度践行

第一节课由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的苏东东老师携手一(6)班学生,带来了《认识立体图形》一课。课伊始,苏老师让孩子们猜一猜包里藏的物品,借助情景化教学点燃孩子的学习热情。在猜一猜环节后,苏老师先让孩子在分类中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接着在操作比较中感知同类立体图形的共性特征,再通过变式辨析加强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最后在游戏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通过这样四个活动构建初步的空间观念。

第二节课由瑞安市陶山镇中心小学的周笑跃老师与五(1)班的学生共同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这一课。周老师以气温为切入点,带领学生从“点”、“线”、“横轴与纵轴”三个维度认识折线统计图并体会其特征。接着,周老师引导学生动手比,借助“几个主角怎么走“的拟人化语言,区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最后通过投资商角色代入,引导学生从线段斜度洞察数据变化趋势,挖掘数据背后隐含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数据意识。

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陈永旭老师带来《低段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首先,陈老师针对“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一年级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合适吗”、“在低段(一年级)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这三个问题维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认识立体图形》这一节课进行了课例解读与片断分析。陈老师通过多个片断分析,强调了低段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素材要求、活动规范要求、活动任务要求、问题设计要求、汇报倾听要求和评价的要求。最后,陈老师总结了此次研究的反思与启示,并提出了新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瑞安市陶山镇中心小学的周笑跃老师带来《用“数据”说话,发展数据意识》。首先,周老师从内涵解读、指向“教什么”的价值定位、教材研读对“数据意识”进行了分析。而后,通过分析学情,周老师提出“如何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如何区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如何实现学生数据读取水平,发展数据意识”这三个问题。最后,陈老师结合《单式折线统计图》这一课例,向在场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破解这三个问题的教学策略与思考。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兰衍局老师针对素养导向的课堂怎么进行这一问题,强调了两点:1.思考以什么作为课堂最主要的素养目标,这是决定课堂走向的。2.思考教学路径,这是决定素养能否有效落地的。最后,兰老师对上午的两节课例和经验分享讲述了自己的三点体会,并给予了肯定与建议。


下午场:“专”研启智  总结升华

温州市国科第一小学郑元成老师与五(5)班孩子共同演绎《圆的认识》。郑老师从圆与长(正)方形对比引入,通过折、剪、想象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圆与多边形联系,体验 “无限” 思想,进而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及其关系,掌握画圆技能与圆心、半径作用。

乐清市雁荡镇第五小学黄伟东老师带来《小学数学课堂核心问题设计与运用的实践研究》。首先,黄老师讲述团队“图形与几何”领域序列课的研究历程,随后展开分享汇报。针对“核心问题研究背景与内涵要义”,黄老师具体阐述了概念界定、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数学课堂核心问题操作体系。结合具体课例,黄老师对“规划路径设计数学课堂教学”、“从一节到一类的课堂教学实践”这两个维度进行了详细又深刻解读,令老师们受益匪浅。

温州市临江小学陈舒舒老师带来《基于学习进阶对“图形与几何”领域序列课的小学乘法运算一致性教学研究与思考》。首先陈老师从“学习进阶是何”、“为何选择研究乘法”两个角度进行了分享。有了以上思考,陈老师分享了她们团队的“何为”,提出“一核三基”乘法运算学习进阶模型。陈老师结合具体案例,对实践“一核三基”进阶模型的三个阶段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陈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迷惑”:做了这么多的研究与实践,如何证明有效呢?引得在场老师们深思。

苍南县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陈裕鑫老师幽默致谢,高度肯定活动,期望苍南小学数学老师以“项目”破题,扎根问题解决。

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这次数学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聚焦素养,深耕课堂,共同书写好教育的奋进之笔。